学校现,设环形跑道和100米直跑道田径场一个。体育运动场面积、理科实验仪器、校园网达标,还设有标准的语音室一个,电脑房两个,新添了大型发电机一台。但体育器械、音乐、美术器材配备,图书室、学生实验室、音、美、劳室还有待于达标。学校的各类设施只能基本满足教学现状。学校现有28个班级,,有95名教职工,其中专任教师68人,代课教师19人,其他工作人员7人。在专任教师中,中学一级的21人占31%,本科学历的37人占56%。在职教师中有正式党员13人,预备党员1人,党组织正在考察的积极分子有3人。
现任校长:诸宏权
“投入地工作,真心地付出,只怕眼前有心灵抛荒。”
诸宏权,慈溪市横河中学教务处主任,宁波市教师,慈溪市中青年学科骨干教师,慈溪市先进工作者。自1991年参加工作以来,他以勤奋、真诚与爱心编织着一个铸造灵魂的事业之梦。
在生物教学中,注重师生互动,关注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与创新,热衷于对学生性情的陶冶,用对教学的热情与执着激发学生热爱自然、热爱生命科学的情愫。
他不仅衷情教学,同时还是一位出色的班主任。“让理解召唤理解,用心灵启迪心灵”是他班主任工作的座右铭。在班级工作中有着丰富而独到的经验。重细节、抓落实是他工作的一贯作风。真诚与学生沟通,真心为学生着想,以融洽温馨的师生情,温暖着每一位学生的心灵。任教以来他每年都担任班主任工作,有时还同时担任两个班级的班主任,他始终保持着对学生的真爱与热情,所带班级历来成为学校的典范,并多次被评为慈溪市级优良班集体。
“让心跟爱一起走,有爱才有教育。”这是他历年来的工作心得,也是他教育生涯的奋斗目标。
现任教导主任:章孟水
章孟水,教导主任,宁波市骨干教师,慈溪市教师中学一级教师,硕士。
教学理念:教书育人,以仁为先。
通过各种教育活动,强化师德建设
近年来,学校始终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,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历进修、继续教育、岗位培训和考察学习等。积极利用闲散时间组织全体教师进行理论学习、师德专项培训、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、《走进名师》的专题学习、利用典型事例开展教师教育教学论坛等,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能力。通过学习和讨论典型教师的事迹,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。学校为挖掘身边的事例,每年举行一次“怎样做一名人民满意的好教师”专题演讲比赛。为进一步提升教师师德,组织开展了校“十佳满意教师”的评比。在每年教师节到来之际,学校对一年来因师德高尚、业绩突出而受表彰的教师事迹进行表彰,用身边的先进来教育全体老师。
积极寻找切合点,做好“三结合”教育
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和补充,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拓展,真正做好学校、家庭、社会的三结合。根据农村学校的特点,采用“走出去、请进来”的办法开展家访活动。每一学期组织教师进行两次定时的家访活动(学期开始和学期结束两次),在这两次家访中要求教师分组有目的的进行。家访后集中进行交流,以共同提高。期中考后请家长来学校,共同探讨学生学习事宜。
以教学大比武为抓手,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
举办课堂教学大比武,既能展示我校近年来素质教育的水平,又是促使教师自我提高的捷径。为此,学校重视这项活动,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,并专门作了动员。同时对大比武活动进行了周密的安排,一时间校园中不分学科和年龄,人人都是比武选手,个个都成为比武评委。每一次大比武要求每位专任教师上台竞技。可以这么说,人人在上课中提高,个个在比武中受益。由于比武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上,使不少中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很快。近年来在市教师各类业务大比武中,有20多位教师获奖,为学校提高了一定的社会度。目前学校有市级立项课题4个,其中宁波市级2个,1个选送到省参加评比,85%以上的教师每学期有论文发表或课题获奖。
学校根据青年教师特别多的特点,在抓教师队伍建设方面,突出抓好青年教师培养这个环节,制定了青年教师培养的工作制度。通过师徒结对,对青年教师提出了“一、三、五、八”的分段达标要求,从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开始,抓好教师的师德和基本功,评优质课,参加教坛新秀评比,三年成熟介绍成才经验,成为学科教研骨干,五年成为师父带徒,八年成为学校本学科主要力量,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特色。近几年来学校在这方面工作已经有了一定成就,按照学校制定的教师培养计划,学校已经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、教师之间互帮互学、尽心尽职的教师队伍,拥有宁波市农村学校骨干教师6人,慈溪市学科骨干教师10人,名教师所带徒弟2人。学校还重视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和提高,积极选派有条件的骨干教师参加省级和宁波市级、慈溪市级的高技能培训,以提高学校教师整体业务水平。根据市局文件,近几年分别选送部分教师赴澳大利亚、上海、杭州、宁波、金华、绍兴、嘉兴等地考察学习、培训等。还组织部分教师到贫困地区互帮互学。与上林中学、阳光实验学校结对,共同研讨教学方法。以教研组和备课组为单位赴兄弟学校取经学习,研讨洋思教学模式、东庐教学经验等,积极构建符合本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,不断创新教学理念,引导教师走科研兴教之路。通过这几年的努力,学校已初步形成一支师德好、业务能力较强、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。学校的社会声誉也随之有了较大的提高,近三年来,所有教师在“轻负担,提质量”上狠下功夫,教育教学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,目前已有500多人在宁波市级、慈溪市级、镇级以上各类比赛中获奖,历年中考成绩率、总合格率、普高上线率在同类学校中达到中等以上水平,重点高中上线人数为同类农村初中前茅。
突出德育的实践性和自主性
德育的实效性离不开实践性和自主性,为了进一步贴近学生实际,学校提出“生活德育”的理念,把德育工作引向学生真实的具体的完整的生活之中。一年来,学校根据不同季节、不同阶段开展了大量丰富多彩的活动。如:一二九文娱汇演和各类学生社团活动。学校还开展了各种主题教育活动,如第五个弘扬民族精神活动月、消防安全教育活动、交通安全讲座、法制讲座、青年志愿者服务月活动。学校同时要求各班每月组织一次主题班(团)活动。学校充分利用当地特色,以“三北抗日枪”作为德育教育的主线,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,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。学校大力弘扬抗日烈士精神和三北名人文化,努力探索新时期开展德育创新工作的新途径、新方法,用爱心谱写德育工作新篇章。
切合实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
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环境特点和不同年段的学生年龄特点,开展了一系列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,学校近几年来全校教师积极参与,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达成了共识,形成了一套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,并且通过几年的实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。
(1)、心理辅导课
针对农村学生的心理特点,围绕每一年段学生中表现突出的、困扰他们心理的问题,开设专题心理辅导课。通过有关心理知识的阐述、具体分析,提高学生的认识,同时通过开展活动,让部分学生积极参与,扮演角色、体验情景,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感悟,并将此内化为自身的心理素质,激发他们进行自我培育、自我训练,以及自觉接受辅导的强烈动机。教师营造一个民主、平等、合作的氛围,通过交流、论辩、述理等方式,促进学生对各种心理现象、心理品质、心理调控和心理建构等方面的认知,从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。
(2)、学科渗透
学科渗透是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自觉地、有意识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,这对所有任课教师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。但是,无论班主任或各任课教师都应本着“一切为了孩子,为了孩子的一切”的目标,在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中结合自己学科特点,通过营造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及课堂教学氛围,多给学生以鼓励和肯定,了解学生、关心学生,并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及发展,及时给以引导和帮助。同时教师通过学生档案掌握他们的一些特殊情况后,在教学过程中做到“因材施教”,并更加科学地解决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“突发事件”,避免因为不了解学生而对其心灵造成更深的负面影响。
(3)、优化校园环境
学校利用现有的条件尽量美化寝室、教室、食堂、体育活动场地等物理环境的前提下,充分利用学校团委、学生处等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,开展各类有意义的文体竞赛,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。在一系列有组织、有计划的集体活动中,帮助新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及生活环境,培养他们对集体对他人的积极的感情,同时使他们能在活动中与同学建立友爱、团结、平等的人际关系,帮助个别学生克服人际交往的困难,并在活动中实现自我悦纳和接纳他人。
(4)、心理咨询室及咨询信箱
学校通过开设心理咨询室和咨询信箱,对困扰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辅导,使学生深化对自己的认识,为他们提供改变自我、完善自我、发展自我的机会,为学生提供崭新的学习经验,终帮助他们实现自立,能够有效处理各种现实问题,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健全成长和发展。同时,学校通过这一渠道及时发现问题较严重的学生,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,使学生在不适合继续学习的情况下及时得到休息和治疗。学校在具体展开工作的同时,还建立起良好的与学生家庭取得经常性联系的渠道,如定期召开家长会,开设家长热线使学校与家庭之间保持密切联系,双方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变化,帮助学生树立自信,培养学生形成优良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,让学生学会学习,学会生存。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开展有关“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”专题讲座和知识竞赛,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。
切实落实好校本培训工作的各项措施和要求。自校本教研在我校开展以来,我们根据学校和教师的特点,以新理念为导向,以地方特色为载体,调整了教研思路,改变了过去一贯的作法,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。
学校开展了“请进来”、“走出去”的校本培训方式。“请进来”,邀请本市名教师,上林初中的学科带头人等进行指导讲座,请市教研室的专家来校指导教学工作,还与阳光学校、上林初中老师结对,让他们传经送宝。“走出去”,鼓励和支持教师学历进修,学校多次派出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,在实施校本培训过程中,优先安排青年教师参加,学校建立青年教师校本培训的成长袋和学生成长档案袋。并遵照骨干教师成长规律,建立经常性的青年骨干教师选拔制度,积极造就的青年骨干教师师队,使他们能脱颖而出。
为了使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,学校还大力支持教师拜特教为师,多名教师已经成为市级特教的徒弟,加快了学校年轻教师的成长。学校校还对35岁以下的教师大力开展“青年教师建设工程”,注重发挥本校骨干教师的力量,鼓动青年教师成为学校骨干教师的徒弟,采取“一帮一”的拜师方式,以老带新。从思想上、业务上高标准,严要求,使他们在教研中不仅提升了自己的研究能力,同时也使学校形成了一个民主、和谐、共进的教研氛围。
为了切实有效的开展校本研究,学校教职员工上下高度重视,积极发掘学校自身的传统优势和隐含的潜力,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,结合当地情况和学生的兴趣,开发各具特色、符合地方和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。学校通过一年的努力,积极开展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,以三北黄泥螺、杭州湾跨海大桥、三北抗日、黄蛱蟹、三北名人、杭州湾湿地等为载体,开设校本课程,以教育学生,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。
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互助、师徒结对、教学反思、集体研讨等方法,提高教师素质和学校整体教学质量。学校为提高队伍整体素质,构建学习型的教研组和备课组,积极申报市级学科和课题,制定详实的活动计划和完善制度保障,逐步形成教学研究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,由自发走向自觉,由无序走向有序。学校近几年来在课题研究和校本开发上有了长足的进步,多个课题已市级立项,校本课程已真正实施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,提升了学校品位。